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8的文章

獵書No.2《國境之南、太陽之西》-真實的現在甚至重要過虛幻的未來

圖片
「不管任何東西,味道是東西本身花時間,慢慢從內部自然發出來的。」 多年前,在村上大叔的一本散文集《村上朝日堂是如何鍛鍊的》裡看到這一句話,覺得很有意思。當時的我腦海裡首先浮現的影像就是在庭院用曬衣繩吊起來曝曬著,一邊隨風擺動,像是在對圍觀的人說:「還不行噢,請再等一等」的魚乾。是因為有部跟魚乾有關的日劇很受歡迎讓我印象很深的原因嗎?想不起來了。但這句話,用來形容現在的我對村上大叔的小說的感受也非常適合。 一直以來,我對村上大叔的小說是又敬(謝不敏)又想(掐死)。 散文集或對話輯倒是很喜歡看,幾乎每一本有引進、翻譯過的都會找來看,是過年過節打發時間的最佳讀物之一。關於他的小說,目前為止,順利閱讀完全集(書)的只有《 1 Q 84 》和《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但前一部看得一頭霧水,後一部則是沒什麼記憶。 曾找過他早期的作品來看,但不知為何,這人一寫起小說,就像患了顆腦袋(還是從右手換到左手寫?),明明所有語句分開來看都能看懂,但為何放在同一個段落裡面,瞬間變成一隻隻蝌蚪在不停游動,完全無法閱讀,一度懷疑自己患了閱讀障礙官能症,緊張的吃不下飯。 嘗試幾次之後,我放棄了。放棄閱讀這位一直跟諾貝爾桂冠擦身而過的日本代表作家的早期經典作品。 直到去年春夏交接之際,參加臺北文學季的書評寫作課程,由於最後一堂課要各自上台發表自己的書評作品,所以大家都格外的認真(?)。總之呢,有一堂課印象非常深刻。有位老師談到村上大叔,他坦誠很不喜歡他的作品,主因是他認為村上的政治立場很不堅定。他說很多年輕人都是他的書迷,或許其中也有現代的思維或成長背景的因素。 雖然我談不上是村上的書迷,但對這段言論也不能理解。我以為書評是針對文本的意見,或許作者的成長背景與時代也會影響到他的創作,但就個人對作者的主觀意見來否定他的作品,似乎不是很公道? 這個事件的發生促使我想要再次挑戰閱讀他的小說的想法,但一直到今年才付諸實現 。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這本書在說什麼?簡單來說(真的是「簡單」來說),就是一位男子對初戀情人(小學同學)念念不忘,多年之後再遇見,發現自己不是單相思而激動不已,於是陷入身體與心理(也可以說是道德與情感)的掙扎中。 一翻開書,突然發現自己看得懂了,驚訝之餘又發現,他的文字看起來隨意,但其實十分精煉。故

三張地圖,重新啟動人生的文學秘密—「2018搶救文壇新秀再作戰文藝營」心得

圖片
[ 前情提要 ] 說好的休息呢?不,是修行! 包得圓圓滿滿的A小姐:好像會下雪噢! 只露出兩粒細長眼睛的B先生:真的?在哪裡? 包得圓圓滿滿的A小姐:陽明山! 只露出兩粒細長眼睛的B先生:哇!好棒! 站在捷運車廂內,飄來兩位上班族的對話,我的心情更加沈重了。不,一點都不棒,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在無比寒冷的早晨拿著一大包行李上山去修行的話,就會知道,這個消息「一 、 點 、 都 、 不 、 棒」! 好好的班不上,好好的尾牙(兩攤呢!兩攤好想去的尾牙場)不去吃,偏要頂著寒雨跑到已發佈降雪通知的陽明山,爸媽一臉同情又有些不明覺厲(是這樣用的嗎?)的表情跟我道別,我特別請他們祈求我能平安回家。 第一張地圖: 「 W 兩個世界—文學創作與現實社會」 說來有些不好意思,文學小說我看得不少,但華文創作(特別是台灣文學作品),自從沒在課本出現過之後,也就漸漸淡出我的生活了。雖然常跑圖書館,但多半流連在日本與歐美小說區,或商業心理或哲學歷史,就是下意識地略過華語文學,為什麼呢?對於所謂的文學作家們,有個直覺印象就是: 「有點 假掰 」 。 沒上過正規的寫作課 、 沒受過任何專業文學教育的我,這些年來逐漸地反思,同時也感受到自己似乎遇到某個瓶頸,應該跟華語文學來點深度的溝通,對文學創作有個基本的認識,因此報名了這次的文藝營。推動我一把的關鍵力量來自榮哲老師臉書上的一句話: 「 如果你一輩子只參加一個文藝瑩,那我會推薦搶救。 」 ⋯⋯ 不,我不是抱著這輩子只打算參加一次文藝營的想法而來,而是想到,我上大學時曾經希望搬到別的地方,透過外在環境的改變獲得新的自我,開始新的生活。畢業後的某一天我突然發現,那時候沒有實現的事,將來如果發生也會是另一件事,意義變得不同了。但就算如此,我對文學與創作是抱持很多疑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 「 文學是什麼? 」 這個對文科生來說可能是基本中的基本的問題卻是困擾我許久的大哉問。我不清楚由文字組成的詞句要如何成為文學的一份子,故事、散文、小說、詩詞這些類別固然曉得,但文學、非文學、純文學、文學小說 ⋯⋯ ,這些到底是什麼? 首日的第一堂課,榮哲老師分享了他在聯合文學時期尋找王湘琦這位作家的故事,以及他是如何成為九把刀偶像的軼事。從 《 迷藏 》《 兇手 》《 蜉蝣 》與《 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