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書No.2《國境之南、太陽之西》-真實的現在甚至重要過虛幻的未來
「不管任何東西,味道是東西本身花時間,慢慢從內部自然發出來的。」
多年前,在村上大叔的一本散文集《村上朝日堂是如何鍛鍊的》裡看到這一句話,覺得很有意思。當時的我腦海裡首先浮現的影像就是在庭院用曬衣繩吊起來曝曬著,一邊隨風擺動,像是在對圍觀的人說:「還不行噢,請再等一等」的魚乾。是因為有部跟魚乾有關的日劇很受歡迎讓我印象很深的原因嗎?想不起來了。但這句話,用來形容現在的我對村上大叔的小說的感受也非常適合。
一直以來,我對村上大叔的小說是又敬(謝不敏)又想(掐死)。
散文集或對話輯倒是很喜歡看,幾乎每一本有引進、翻譯過的都會找來看,是過年過節打發時間的最佳讀物之一。關於他的小說,目前為止,順利閱讀完全集(書)的只有《1Q84》和《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但前一部看得一頭霧水,後一部則是沒什麼記憶。
曾找過他早期的作品來看,但不知為何,這人一寫起小說,就像患了顆腦袋(還是從右手換到左手寫?),明明所有語句分開來看都能看懂,但為何放在同一個段落裡面,瞬間變成一隻隻蝌蚪在不停游動,完全無法閱讀,一度懷疑自己患了閱讀障礙官能症,緊張的吃不下飯。
嘗試幾次之後,我放棄了。放棄閱讀這位一直跟諾貝爾桂冠擦身而過的日本代表作家的早期經典作品。
直到去年春夏交接之際,參加臺北文學季的書評寫作課程,由於最後一堂課要各自上台發表自己的書評作品,所以大家都格外的認真(?)。總之呢,有一堂課印象非常深刻。有位老師談到村上大叔,他坦誠很不喜歡他的作品,主因是他認為村上的政治立場很不堅定。他說很多年輕人都是他的書迷,或許其中也有現代的思維或成長背景的因素。
雖然我談不上是村上的書迷,但對這段言論也不能理解。我以為書評是針對文本的意見,或許作者的成長背景與時代也會影響到他的創作,但就個人對作者的主觀意見來否定他的作品,似乎不是很公道?
這個事件的發生促使我想要再次挑戰閱讀他的小說的想法,但一直到今年才付諸實現。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這本書在說什麼?簡單來說(真的是「簡單」來說),就是一位男子對初戀情人(小學同學)念念不忘,多年之後再遇見,發現自己不是單相思而激動不已,於是陷入身體與心理(也可以說是道德與情感)的掙扎中。
一翻開書,突然發現自己看得懂了,驚訝之餘又發現,他的文字看起來隨意,但其實十分精煉。故事內容乍看之下似乎不完全,像有很多格子的置物櫃,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一層一層都放進了不同的東西,在不同時間單一取捨時沒什麼感覺,但當你察覺到每一個物件與人物之間的關聯性時,突然發現:原來這個世界是如此多彩豐富,而且我們是能自由進出的。有種接近透明的日常感,似乎那完全就是會在另一個平行時空中,真實發生的事情。
「人類在某些情況下是:只要這個人存在,就足以對某人造成傷害。」這句話,應該可以作為全書的主軸。
主角始跟初戀情人泉很像,他們都害怕傷害別人,因此在自己的靈魂外圍設了一層保護膜,在自己的小宇宙中讓心思盡情翻騰,躲避喧囂與外來的言語,總是與他人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越想逃離什麼,卻發現自己困得越深,因為他們最想逃離的,其實是他們自己。
而遭背叛的妻子有紀子,在最後的談話中表白說她曾經因為受過傷而想要自殺,當時感到十分孤獨寂寞,近乎絕望。
但她活了過來。
現在的她願望很少,只希望他能陪在她身邊。所謂繼續生活的資格什麼的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現在的她想要什麼。不用去考慮未來的事的話,她會想要什麼,這是她此刻最真實的想法。
人啊,一直都在互相傷害,不管是以怎樣的形式。有時受不了了,想立刻跳到下一個畫面或章節去,所以拼命忍受現在的生活,似乎只有這樣才不至於跳轉到結局。有時則是太沈浸在最深刻的感受中,將當時的畫面放在心中不停重複播放,沒發覺身邊的風景早已變得不同了。
拋棄對未來過分的想像,以及對過去回音的眷戀,讓此刻的自己為了身邊人的幻想織出一張幸福的網,為了讓「這個現在」繼續下去,自己也必須振作起來。
這不是唯一的解答與生存方式,但會是最好的辦法嗎?其實我也很茫然。但是,專心地過好今天,一天一天看湛藍的天逐漸消融於日光中,面對自己真實的模樣,遲早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吧。
我如此希望著。
我如此希望著。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