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0的文章

2020單車環島的一騎一會﹕翻越臺灣,超越極限(Day0-9從零到一的進步,後會有騎!)

圖片
滂沱大雨中,從木柵搭上了回家的捷運 。 最後一天早上的太陽像是騙人一樣,下午氣溫不僅逐漸下滑,還得跟頭上大片的烏雲賽跑。 車廂破風前進,原本平靜的窗外,時有一身狼狽 、抱著行李的人出奇不意的出現,臉上、身上汗水、雨水混雜著,臉上的笑容是無比的放鬆,終於,完騎了。 「 你可以嗎? 」「 我可以! 」 這是我第一次離開成長的地方如此久,曾經對能預測的未來感到乏味無趣,光是想像連綿不斷充塞煩惱與壓力的日常,就覺得窒息 。 九天裡,在全臺各地留下足跡,一道微不足道的足跡。 這段不斷與自身體能與精神戰鬥的時光,彷彿與這段歲月中與某種看不見的事物戰鬥的身影重疊。 帶著一身疲憊,翻越高山 、海邊觀浪時,總是感嘆先前的生活是如此輕鬆、如此不知足。 每個短暫休息,分分秒秒都十足珍貴。 每次到便利商店吹冷氣,都覺得彷彿置身於天堂。 每晚睡前不停敲打身體,都是為隔天做好準備。 每天早晨六點離開枕頭,都準備好迎來艱困的戰鬥。 每一天,都不知道自己會遭遇到什麼困難,有太多變數:中暑 、曬傷、抽筋、路面狀況不好而跌倒、與汽機車或行人擦撞 ……但我們只能盡力,然後堅持 。 這段旅程,不只學會堅持,學會相信素未謀面的隊友,學會做好許多保護自己的功夫,學會把種種情緒壓下,無意識朝目標持續動作,學會如何與放棄的不甘與肉體的折磨並存,也學會了如何描繪出另一個現在的自己與未來的藍圖。 當教練看著臉色發白的我大口喘氣,說道: 「 有時候騎不了,不是因為沒有體力,而是沒有氧氣。 」在越艱困的時候,越要好好呼吸,讓能量充滿身體 。 「你可以嗎?」是我在這九天最常被問到的一句話 。 趕不上大部隊,你可以嗎? 騎上無止境的山坡,你可以嗎? 迎面而來強大的逆向海風,你可以嗎? 摔車了,你可以嗎? 受傷了,你可以嗎? 一次要騎超過二十公里,你可以嗎?   每一次,我的回答都是: 「 我可以。 」 為自己作出每一個選擇,為每一個選擇負責,這樣的選擇當然有些許的苦惱與挫折 。 但不停踩著踏板,有時候也像是在拼命改寫自己的過去。   所有的路都是走出來的 不得不說,我十分幸運,專業的團隊與教練團帶領著我們,為每一個人設身處地考慮狀況與多方教導,神隊友團除了護航與協助外也不停為我鼓勵,還有這九天的天氣,除了最後一天為我們洗塵的大雨外,淋雨的時間也很少,還要感謝的,是我復原能力不錯的肉體與不知為何就是不捨得放棄的精神力。 在這不

2020單車環島的一騎一會﹕翻越臺灣,超越極限(Day5向陽處,攀登聖地壽卡)

圖片
第一次看人騎單車上山時 ,成群結隊穿著鮮豔的車衣,喘氣聲聽起來帶點瘋狂的氣息,直盯著路兩旁的白線,白線外圍總是有沙塵跟石子飛舞著。 在乾裂得像泥般的路上,坐墊隨著上坡、下坡起落。 每位騎士都像一個圓,凝視著跨越時空的車輪.樹鬚種種的落下,每個人朝著前方不斷地踩著踏板。 直到,登頂。   遠的要命的聖地-前進壽卡鐵馬驛站   「從東源上壽卡,沒有一個不順利登頂的 。 」眼前的領隊,輕描淡寫的說 。走過石門古戰場,從牡丹水庫到牡丹國小,中午歇息時隊友聊到下午就要攻壽卡,領隊隨即加上這麼一句。 教練為了鼓勵我,說道上次有位身材較為壯碩的女生,一邊騎一邊哭,還是成功了。望向教練慈祥的笑容,我心裡想,這裡離家還有多遠。 若問我聖地壽卡如何、有什麼上山的訣竅,就初次到訪的我個人感覺來說,滴落的汗水可以感受到顆粒粗而酷厲的沙塵,無止盡的爬坡讓腳下油門不停以接近空轉的速度蟻步前進,在上下坡之間盡量變換檔位以保存一些體力 。 看到下坡反而要緊繃神經,能借助自然力量的機會不多,利用坡力增加重量,用下坡能量往上坡衝刺,再慢慢調輕重量,直至最輕,繼續踩,繼續踩。 手痛到幾乎無法繼續,心跳逐漸加快,好像哮喘要發作似的。 「深呼吸,深吸一口氣,慢慢慢慢吐出來,再深呼吸,再慢慢吐氣 。 」陪騎的環島高手于生從背後大聲告訴我 。 前方,不動的風景。 身旁,盡是高聳的山林。 在這片山地上騎車,反過來被它徹底滲透,被納含其中。 在這裡,我只是一個生存與土地密不可分的人。   從腳下,不斷延伸出去的未來  恍惚間,想起環島前的生活片段。 我曾經想過,原本我腦子裡都是只有簡單的幾樣東西。即使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工作,我也想要只想著自己跟某些重要的事就夠了。 但現在沒辦法,即使關掉手機,在睡夢中,依然無法決定自己思緒停止前進,有時這的確蠻讓我感到害怕。 滿溢的汗味提醒我仍在爬升的路面上,不要停。 「自行車最棒的就是,無論哪裡都可以到達,即使是汽車或大眾運輸工具無法到達的地方 。 」前夜晚餐時,教練們異口同聲的說到 。 想去的地方就去,照自己簡單的想法做就行,只要繼續踩著踏板,哪裡都能到達。 人一旦離開屬於自己的地方,或地方遠離了心理,就會喪失熱情。 「不會不甘心嗎?在你還可以繼續的時候停下來?」不知何處生出的這個想法,對我來說是個衝擊 。 沒有哪裡比較好,沒有哪裡比較不好。 小時候門前的水溝,就只剩稀爛的泥巴

2020單車環島的一騎一會﹕翻越臺灣,超越極限(Day3-4辛苦的路上,加上一(人)就會變得幸福)

圖片
車輪行駛過,在路面上沒有留下一抹痕跡,但人的熱情燃燒後會在心裡留下一樣的痕跡。 在熱浪與逆風中前行,喉頭嚐到一絲苦澀,不是因為前方無止盡的道路,而是不認為旁人會理解我為何走上這條路。 或者有人會認為單車環島無聊又費力,平凡又無奇,但心中只要有一把火,就可以把這些繁雜無用的思緒全都抹去 ﹔ 若再加上一點人為因素 ,就能為世界帶來一點新的光。 把 「 X 」 看成 「 + 」 午間糖廠閒談  從西螺大橋騎到大林糖廠的十多公里路,在路口停下喝水,前不見先行者,後不見來者,彷彿靜止的時空裡突然意識到,我在大熱天裡全身包住騎著單車的模樣杵在那裡看起來一定很怪。 雲被風往後拉,燈號變換後馬路車輛再次啟動,看到一切再次回到熟悉的模樣,感覺有些詭異。頭巾包覆的嘴吐出蒼白的熱氣,男女老少或閒散的出外走動,或急忙趕路,每個人都想著自己的事,電線桿上的麻雀去而復返,或在地上啄食麵包的碎屑。 對一個現代人來說,騎著原始(費力?)的工具進行長途移動,這舉動實在有些難以想像。 中午吃完飯,頂著太陽到糖廠內的販賣部買冰,入座後一邊享用一邊思考午睡的場所。 突然, 「請問可以一起坐嗎?」 抬起頭,是一對阿公阿嬤帶著兩位可愛的孫女 。 我看向旁邊因疫情關係而打上大 「 X 」 (保持安全距離)的座位,歪個頭,暫且就當作 「 + 」 吧。 「可以 。 」說完後, 繼續低頭吃冰,前方卻感覺到幾道友善且好奇的視線。 再抬頭,坐我對面的兩位孫女張著大眼打量著我,而一旁的大人也饒富興趣的欲言又止。 「請問你 (包成這樣) 是騎腳踏車嗎?」 「是啊,我是要去環島的 。 」 「環島?這麼熱的天,你打算花幾天?告訴你喔,我這兩個孫女也很會騎喔!」阿公臉上盡是驕傲的神情 。 「快點,你把她們騎車的照片找出來,給他看看,那姿勢很專業捏 。 」 (其實我是新手,看不出來專不專業啦…… 。實在汗顏) 「這麼熱,你們都什麼時間騎啊?」問題接連出現 。 「我們早上8點前出發,中午大概12點到達指定地點吃午餐,下午1點15再出發,到達飯店約5、6點 。 」 「厚厚,有規律才能長久啦 。哪像我們去騎那個綠色隧道, 17 公里就不行了, 」 「對啊,我們一下子就超過去了 。 」/「對啊,阿公都跟不上我們 。 」兩孫女此時也加入話題 。 「阿嬤在旁邊看到我們屁股離開椅墊就緊張地說:『不要這樣做,很危險!』」 「所以我們就一直做、一直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