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書No.1《德語課》-串回失落記憶的時代之河



承載記憶的河流,這一次,又將流往何方?從《燈塔船》,《失物招領處》到這本《德語課》,時間失去是這位德國作家持續探討的主題,在對話互動中體現不同的價值取向,在片段描繪中吐納更多情感,試圖用文字築起一座堡壘,填放川流不息的記憶與生命的空缺。

這部作品取材自二戰時期畫家埃米爾被禁止作畫的真實事件。光看書名,會以為內容是關於德語的文法與詞句解析,但其實作者立意甚高,他調度了萬千詞語,由海及天的描寫豐富瑰麗,場景卻侷限在德國一座小農村與易北河畔的一座孤島上,讓讀者跟隨主角履行寫作的職責,將稿紙上的文字一個個從逝去的河水中浮蕩出來,踏上尋覓串回失落記憶的旅程。

眼睛望著窗外,易北河在我模糊的印象中流過。我閉上雙眼,它仍不停地流,河上鋪滿了閃著藍光的淚珠。……
1945425日,美蘇兩軍在德國易北河畔的一座橋上會師,東西線戰場終於連接在一起,同時德軍據守的地區被截成南北兩段。這一刻讓反法西斯戰爭的歐洲戰場終於湧現勝利曙光,為納粹政府的末日倒數揭開了序幕。
在朱光潛老師的《文藝心理學》中,曾將人在這方,傾慕他方的心境稱作「彼岸意識」。而在《德語課》中,這種類似情懷的轉變因素由空間置換成時間:在同一地點,將眼前的畫面與過往的情節做對照,反射出心中對歷史的悲歎以及對蒼茫未來無措的心情。

履行職責的歡樂」這件事與「寫作」這個行為其實情感上都是互相矛盾的作文是寫作者被指定一個題目然後攢動思緒進行書寫,「履行職責」也同樣不是出於自願的行為。關於受迫情況下的行動,有兩種觀點的討論比較常見:一是結果論,即當事人心中確信對他人或世界是有益而執行一是交換論,因為部分權利被掌控在他人手裡,所以丟棄某部分的自我與相關權益來交換其他東西,例如金錢自由與地位。在本書中,主角父親顯然是前者,他從始至終被桎梏在監督畫家的職責中,拒絕接受相異觀點。
父親想不出別的話來,只好提醒畫家說,迄今所發生的一切和將要發生的一切都要歸咎於他自己。
要記住,人之所以走入迷途,並不是由於他的無知,而是由於他自以為知。一如盧梭在名著《愛彌兒》中所說的,人之所以行惡,不是因為他不曉得什麼是正確的事,而是他自以為自己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戮力向前,這種「反向的正義」終對自己與他人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甚至使得他們的行為產生偏差,就像主角本身對於畫作產生的偏執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敘事巧妙翻轉時間軸,不僅將結局提前揭露,也以日常瑣事與在禁閉室內獨處的痛苦相襯,適度舒緩了歷史開箱的壓迫感與灰暗的氛圍。總的來說效果是好的,因為重點不在於探尋真相,而是人們對於事件的反應以及其人性的變化。

他說:「有一天你會看到,我們所做的和共同承受過的,是不會很快就被人忘掉的。……儘管這印記很小,但總是有東西留存下來了。」
畫家在解脫後帶著憐憫的話語中,透露出他明白這幽微的光線是曲折的,需要時間待它照往每個人的心靈深處。
不論行為背後的原因是為何,那息息蔓延滋長的」,是否會穿越時間仍盤旋在現代人心中的某個角落中,這是沒有解答的哉問,也是一個民族必須共同承受的痛苦。

當軟弱的心態讓人們的生活愈漸困乏時,作者從歷史的灰燼中淘出了希望的沙礫,透過一個虛構的真實故事,拋出一根繩索希冀能將更多的人自失落中拉上岸。尋求改變必須勇敢面對,坦然接受內心的矛盾與困惑後才能將被禁錮的靈魂透過情感的宣洩釋放出來,然後懷著期待理所當然地走下去,開創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畫家說:「它會為我們轉動的,你等著,風車的葉片明天就會轉動起來。」
傷痛可以延遲時間,但不能阻止前進的步伐。讓記憶河流不斷刷洗著我們,滋養出比明日更肥沃的土壤。


(2017台北文學季-書評工作坊結業作品)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致親愛的奶奶

誰說平凡不偉大呢!在五月天「回到那一天」演唱會回到為愛而生的第一天

2020單車環島的一騎一會﹕翻越臺灣,超越極限(Day0-1不斷懷疑人生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