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書No.11《都市的社會學:社會顯露表象的時刻》-人為什麼這樣說話、那樣行動,從都市漫遊者到記者的深入觀察



可視化的社會關係-互動中的觀察+研究資料=都市社會學的開端

 

前不久,我參與了一系列田野調查的課程,因為每一堂的講師都不同,因此在進入正題之前,講師們通常會要求學員做自我介紹,了解我們想從接下來這三小時的課程中學到些什麼,學員中多數是編劇,想學習採訪或是田野調查的方法,而我則是想學習如何「觀察」。

觀察有什麼難的?大多數人的感官能力都差不多,能分辨道路的信號標誌、讀懂課本的隻言片語、嚐出不同口味的飲品,但有沒有可能再進一步?

例如在某學校社團的聚會上,從參與者的性別與年齡猜想該社團的性別規範是如何,從言語交談中使用的文字分辨出對前輩、平輩與後輩的不同,從敬酒的動作與神情看出該社團是由家父長制度(集體支配)統合的,如果再取得該學校所屬的地域環境及社團歷史等較為深遠的研究資料,加上對個別成員的訪談,大至都市社會學,小至個別成員的生長環與與特質或許都能一一建構起來

 

 

漫遊者觀看社會的視線

 

學生時期,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畢業那天的情景,而是第一天踏入教室時,在一雙雙疏離冷漠的雙眼下找個靠窗的角落坐下,撐著頭觀察他人的言行,那時的我們都很生澀,不懂如何化解尷尬,不懂如何主動自我介紹,更不懂得如何透過觀察將個人的體驗構成一幅圖像。

就個人的經驗試想,在以下幾個畫面中,你的動作跟反應會是怎麼樣的?

畫面一:老師進教室了,你的反應會是?

1.馬上停下整理頭髮的動作,將目光專注於老師。

2.繼續刷臉書,一邊側耳捕捉關鍵字做反應。

3.完全不理會臺上老師與身旁同學的互動,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態。

4.裝作好像在認真聽講,實際上在觀察每個人的反應。

 

畫面二:下課鐘聲響起,你將會如何利用這十分鐘?

1.跟鄰桌同學做自我介紹,了解彼此的喜好,找尋共通點。

2.到別班找以前的好友,跟他袒露自己的不安。

3.在臉書上社交軟體上分享此刻的心情(超想回家)。

4.在座位上喝水,拿出下一堂課的課本,然後趴在桌上睡覺。

 

畫面三:放學後回到家裡,爸媽詢問學校狀況,會如何應對?

1.非常開心,認識了幾位新朋友呢。

2.就這樣啊,上課下課上課下課,啊,中間還有吃飯啦。

3.我都發在臉書上了,你還沒看嗎?記得給我按個讚呦。

4.蠻有趣的,老師看似嚴肅,聲音宏亮,但手指卻略微發抖,有過幾次失誤,但見同學沒有太在意就放心了,而班上同學的組成大概七成是來自都市,三成是鄉下,應該能相處得好吧。

 

就上例而言,學校如同小型社會,每一個相遇都是無數世界的結合,背後牽引的則是更大的社會背景,如家庭教育、權力支配等。對於不熟悉的人與環境,多數人會先保持一定距離,像個漫遊者一般在群眾帷幕外閒逛著,等收到召喚時再穿透龐大的疏離距離逐漸走到親密關係。

 

 

移動、觀察到調查,是與眾相同還是與眾不同

事實上我們的每一天都依照個別的生活脈絡行經不同之處,從家庭、通勤或通學、公司或學校、電影院或健身房等,每一天都不可避免的會與他人相遇,建構出無數片段式的關係,關係終生都在流動,網絡隨時都在擴張,從關係中銘刻出來的對於都市特有的情感,從社會學來看會是怎樣的狀態呢?要了解這些,首先必須瞭解研究的方法。 

都市的社會學:社會顯露表象的時刻》中不僅講述了都市的起源與分類、都市社會學專家學者的流派與知識體系背後的觀念邏輯,例如日本統計分析先驅的今和次郎、民族誌書寫第一人的草間八十雄、社會學者倉澤進等等,對我來說很實用的部分是從觀察到調查的方法都有完整的介紹

例如日本社會學怪傑草間八十雄,他的經歷非常奇特,最初在警視廳任職,當過記者,而後獲東京市社會局邀聘.指導過許多社會調查,自明治40年以來的二十年間都置身於貧民窟,完全融入浪者生活,才得以寫出那麼經實的民族誌文本。他所採用的調查方法是 :

1.找出類別:這邊所指的「類別」不是指書本上拼湊的客觀分法,而是實地考察後歸納倒出的結果。

2.記述類別之間與類別之內的關係與規範:所有的社會關係必然會有上下不對等的情況,在觀察之後記述群體間與群體內部的關係與支配的方式,觀察是否有排他性的態度、地域性的劃分、權力的建構方式等等不成文的規範

3.記述受外部的影響及對外部的影響:時代不停更迭,舊勢力若沒有與時俱進,遲早會被新勢力所取代,了解現在觀察對象是在什麼狀態?可能會在什麼狀況下可能讓出支配權?

此外,書中介紹的觀察方式還有定點觀察與參與觀察兩種,前者的重點是先將不容易解釋的差異當作一種社會事實抽取出來,作為研究的第一步而後者作為日常生活中觀察的視線,觀察調查者與寫作者為同一人,要小心的部分是對於調查對象進行價值判斷時可能會蘊含本身的偏好與政治性,在書寫時要再三檢視

 

自由時代下的不自由支配-重新檢視並建構社會關係,使自由成為可能

走在路上,你是否常在與他人交錯的視線拉扯出一段看不見的疆界呢

一直以來,我經常遊走在當下帷幕之外嘗試觀察,但沒有系統化的知識體系,不能好好理解自由時代下,不自由不清晰且難以被察覺的支配關係,如姓氏、性別、家庭、人際互動、權力與資源的不對等、多數決的不公平、地域到社會的組成等等,直到上周拜讀了這本《都市的社會學:社會顯露表象的時刻》才恍然大悟,原來許多時候我都一直被動的處在不自由的處境下

要使自由成為可能,首先要有霸道的好奇心,明白價值與事實判斷的差別,以驚奇做為跳板,設計自我相對化的制度,超脫多數暴力與權利的自由,從而學會改善或建立良好的社會關係

日本著名作家宮部美幸曾說「不是在都市中找出地方,而是在地方中找出都市」。乘載夢想與欲望的都市中,有許多滿懷目標前進的人們,在日漸膨脹的社會中,如何在追求中建構出自身的完整性,不是找尋不存在的虛影,而是從腳下從身旁種下樹根,每日灌溉,讓莖葉自然向外伸長,生活也會不斷向外延伸出去,就從你開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致親愛的奶奶

2020單車環島的一騎一會﹕翻越臺灣,超越極限(Day0-1不斷懷疑人生的開始)

《葬送的芙莉蓮》教會我們開心的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