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得不厭世?讓文章美麗瘦身的三個秘密關鍵—深頁第四堂「觀點力」課後心得



看了數十本寫作相關書籍,也比不上一堂三小時腦筋打結不喊停的魔鬼課程有用。從傾聽、討論、拆解分組重新定義、再到重新詮釋……一晚上聽了二十多個故事(超享受),二十多次討論與練習(超想家),筋疲力盡之餘,我終於打破慣性思維,充分理解文章骨架存在的重要性了。(感謝師父)



限制不是為了練字,突圍只為與你(讀者)相識

坦白說,我不是個好學生,更不是一名好的寫作者。
閱讀時,看到讀不懂的文章會狂妄地說:「這人在寫什麼,看不懂。」
當別人說看不懂我寫的內容時,也任性的想:「反正你不了解我的明白」。

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
長久以來認為閱讀與寫作都是很私人的事情,最後卻發現什麼都沒能傳達出去,未來會不會就像INTO THE WILD》(中譯:阿拉斯加之死)的那位獨行者一樣,為了追求自由而只能隱沒在荒野中了呢。

直到上了寫作課,經過一個月的實作與調整,終於覺悟到:自由無罪,但文章不經過梳理,設下框架限制,讀者很難找到路,走進文章裡的世界。

寫作,終歸就是建構一條平凡簡單的道路。看似理性的框架限制,不是一種束縛,也不是要把玩文字弄出新花樣,而是為了在與讀者有幸相遇時,確認對方能收到我想傳達的幸福訊息,終結寫作的孤單。



觀點聚焦,讀者注意力才不會輕易失焦

說故事好難,聽故事「更難」。
課堂上分享的故事,是來自於上一堂的課後採訪作業。在聽別人述說得津津有味,自己做筆記來分析整理卻不是件簡單的事。

課堂上,有位同學分享一個精彩的故事,但論點卻設得很模糊,因為題目太大了,讀者很難理解他要表達的內容重點。

這時,助教忘形提出建議:如果是很廣義的內容,最好加上分類幫助讀者辨認,例如「付出的愛」可以用節日分為「過年篇」「中秋篇」「聖誕節篇」或是用對象區分為「一起長大的朋友」「座位相鄰的同事」「針鋒相對的職場對手」……等等。

「聚焦」的重要不止在寫作,也能應用在許多工作上。例如曾經編輯某寵物雜誌,在選題企劃時,想用「流浪動物」為主題。
但這題目太廣泛,必須「小題大作」:先將「流浪動物」的範圍縮小為「流浪狗」。再將「流浪狗」的內容聚焦於「以領養取代撲殺」。

選定主題,再從生活中撈取可做支架的實質內容,搭配不同的故事與知識,讀者才能在閱讀時候不輕易分心。

因為最初的標題已經透露出「我想跟你說的是OO」。接下來,他能預期到「所以我會讀到跟OO有關的內容」。
萬一文中一下子跳到三隻小豬的故事,他可能會再重新檢查一次標題,帶著三條黑線把書闔上。



空間架骨時間作圖,利基就是與眾不同

我們最常見的論述方式是依照時間軸:「因為某天……,然後我做了…….後來我發現……所以我覺得……」,這種分享方式的優點在於接收者能比較快融入情境中感同身受缺點則是抓不到重點,不知道你到底想說什麼。

如果是面對面的訪談,因為加上表情聲音與肢體動作的傳達,比較不會枯燥無味。但若是對著印在白紙上的黑字,沒有任何意義的語句就必須重組置換,否則讀者只能苦笑以對了。

生活從來就沒有前情提要,因此必須快速在讀者腦中建構一座虛擬城市的樣貌,最快的方式就是圍出一座牆,將萬千思緒鎖在一個地方,朝向名為「論點」的方位,設下一個個路標引導讀者平安順利的達到終點。

觀點與架構組建完成,剩下的就是內容的描述,這時就要用到故事情節力。
情節構思時要拆下慣性的輪子,思緒才能飛得高遠,讀者才能從觀點或利基中獲得不同的啟發與感動。



閱讀的過程中,其實有任何發現或找到什麼答案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能不能感同身受。
有了結構與摘要的骨架,長出情節與細節的血肉,兩顆不相識的心才會跟著一起跳動。

而所有的故事,都是發生在這之後的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致親愛的奶奶

2020單車環島的一騎一會﹕翻越臺灣,超越極限(Day0-1不斷懷疑人生的開始)

《葬送的芙莉蓮》教會我們開心的魔法